業內表示,目前汽車O2O項目尚未恢復此前的熱度,此次集群車寶獲得融資或是破冰之融,但從此前倒閉的多個項目看,單純依靠燒錢補貼而吸引用戶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。
汽車后市場經歷“寒冬”
從2014年開始至2015年上半年,國內的汽車后市場O2O項目非常受追捧。統計數據顯示,2014年全年資本市場共產生了150多件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投資事件,其中汽車后市場方面的投資是2013年的10倍,達到了67次之多。2014年,進入汽車后市場的創業公司超過100家,是2011年的近十倍,而2015年以來,有40多家汽車后市場O2O項目涌現,主要涉及洗車、維修保養、汽車租賃、汽車金融保險等后市場各細分領域。有消息透露,從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,不少企業獲得了1輪或2輪的融資。但到2015年下半年,隨著“互聯網資本寒冬”的到來,汽車后市場不少項目紛紛傳來倒閉聲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5年9月以來,已經有包括趕集易洗車、e洗車、小雨洗車、嘀嗒洗車、車8、我愛洗車等上門洗車平臺相繼關閉上門業務;同時,曾覆蓋22個城市、曾經號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O2O汽車養護平臺的博湃養車正式宣布破產倒閉,而這距該公司進入O2O汽車后市場僅一年半,此前其曾獲得過兩輪投資。
投資方:燒錢項目易遭淘汰
對于目前國內的汽車后市場O2O項目,一位投資人士昨日表示,真正的O2O項目,是給用戶提供線上線下綜合服務的平臺,線上下單線下服務,缺一不可,形成閉環,既有線上交易帶來的方便,也有線下服務提供的體驗。而只整合資源,提供線上入口的平臺式項目,是偽O2O,誰燒錢兇用戶跟誰走,沒有實際的競爭力,在投資退燒之后,這類型的項目自然會被淘汰。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,中國的私家車保有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并一直在增長,對于汽車維修保養的需求是無法取代的,也是純互聯網企業所無法涉及的。中國不缺汽車維修服務商,但仍處在混亂階段。業內人士表示,當燒錢已成O2O的常規作戰后,在資本寒冬下,融資越來越難,致使彈盡糧絕的O2O洗車企業頻頻傳出關門消息。
趨勢1:加速布局線下
“現在汽車后市場有幾種不同模式,直營連鎖無疑是目前干起來最苦也最不被看好的,但行業的未來必然屬于直營連鎖+互聯網模式。上門型、平臺型這類模式,都會被淘汰。”集群車寶創始人高集群表示。據了解,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后市場公司開始意識到布局線下的重要性。除了米其林弛加、華勝這樣的老牌線下連鎖門店外,集群車寶、車享家、小拇指等重線下的汽車后項目都在連鎖化、品牌化。業內人士表示,汽車后市場必須回歸本質,這需要先做強線下,再做好線上。沒有線下終端的純線上項目是“紙老虎”,不能將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標準化,而沒有線上平臺的實體終端已經OUT了,無法提升運營效率,只能看天吃飯,等客上門。
趨勢2:區域性連鎖機會大
業內資深人士表示,國內的汽車后市場將逐漸集中化,標準化的產品最多3~5個平臺,而且維修連鎖,區域性連鎖逐漸做大的機會會大些。這些快速成長的平臺不是做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服務,而是涵蓋車是整個生命周期的分享。如果能把一個車主充分地信任一個平臺,應該從買車、保險到日常保養,平時也有洗車,任何相關的服務,到最后換新車,二手車,所有的服務都連接在一個服務終端上,這是未來汽車后市場企業逐漸做大的路徑。
趨勢3:倚賴汽車金融
業內分析,汽車后市場要發展,必須倚賴汽車金融。提供汽車后市場服務的企業要以車險為切入點,為車主、供應商、二手車商、保險公司提供包括車險、消費金融、供應鏈金融、借貸等金融服務。而隨著國內車輛保有量的增加和私家車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,未來二手車、租車等市場越發興起,一方面需要用戶作為基礎,另一方面也需要專門的汽車金融作為業務支撐。